案例三、C同学平时上课的过程中觉得自己知识点都会了都掌握了,但一做题会发现题目看不懂,或是题意理解不了,不清楚题目在问什么。
此类学生大部分是没有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。在正常的情况下,past paper题目不会出现超出大纲的要求知识点的考查范围。只有学生真正的掌握了知识,英语基础也尚好,有题目看不懂的情况,基本上是审题出现了问题。有时候题目描述较长,所以题干难理解。这时,知识点就不是问题的根源,而是在于同学对题意的理解不够透彻。例如,大部分学生没读明白题目中重要的一两句话,或是没留意到某个关键词就会出现看不懂题目的情况了。
给这类学生的2个学习建议是:
一,平常心,不要急,耐心读题
遇到读不懂的题时,首先要放平自己的心态,别毛躁,不要怀疑自己,不要轻易放弃,而是耐下心来将题目多读几遍,特别是自己感觉模糊或有疑惑的地方。
二,仔细审题,注意梳理,反复琢磨
在审题过程中,慢慢梳理出题目的已知条件,尤其是和物理、力学相关的问题要把实际的物理过程想明白,通过反复读题和琢磨,逐渐解开自己的疑惑。
这二点在平时做题时就注意梳理,逐步在准确读懂题意后,在考试中就能保持有效时间内,确保准确率!
案例四、D同学平时不做题,每次看书或是听老师讲解都觉得知识很简单,懒得动手去算自己觉得“过于简单”的题目,但到考试时总是考的不理想,拿到试卷后会发现自己犯了很多低级错误,还有很多简单的题目却没有做出来,陷入尴尬的境况。
此类学生属于常说的“眼高手低”,喜欢高估自己的能力。真正懂的了的标准是不仅仅是自己觉得自己会了、觉得能做到,而且是到了正式上手实践的时候也掌握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,很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需要实践的,尤其是数学、物理、化学,多做题,只有独立做出题目才能确定真的掌握了相应知识点。
给这类学生的2个学习建议是:
一、重视做题练习,多做练习题。
树立正确的学习观:完成作业不是目的,练习,是学习知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。在这一部分中,验证了自己是否真的理解知识,同时也通过做题,从不同的层面加深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度,找到自己的知识漏洞,及时补充完整。
二、多思考,多总结
如之前文中所说,做题一定要总结和思考,只有经过自己思考的练习才是有意义的。入了心,才能进了脑,自己实实在在思考总结的才会转化成自己的东西。
以上案例是在A+一线教学中接触到的最普遍的情况。各位同学,看看有没有帮到你的建议呢?